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

開尾閭,拔脊柱

開尾閭,拔脊柱   
     此為所有拳術心膂內勁之源,練之法,除功架正確外,主賴意念之力輔助,如功架正確而意念紛亂不集中,則內氣亂竄,心情必躁,四肢必僵,尾閻脊柱之關節,自不能開矣,故初習此功,恒須於師前得耳提面命,方克奏效。

意頂百會
      百會穴別名三陽五會(史記扁鵲倉公傳載:扁鵲在@國(公元前約二00年)以針灸 太子三陽五會,使其死而復蘇。)巔上,天滿,泥丸宮,維會,鬼門。在人頭頂中央稍後,即從兩眉中間,向上一指幅處,到頸後髮際間距離之半處。於經屬督脈諸陽之交會要穴,重傷即可致死,故俗稱絕穴。主治腦溢血、腦貧血、痔症、脫肛、癇痛、頭痛、鼻炎、百日咳、驚悸、健忘、耳鳴、視力衰退、鼻塞(炎)、心煩、食無味、目眩等症。
       頂住百會穴者,乃以心意將中氣(醫稱元氣,拳曰中氣),從頸後二筋中間,往上頂住百會穴,狀如以頭頂天,使頭頸與脊皆伸長而成一直線,令督脈中氣上升,暢通於脊椎,流佈於全身,故頂住百會穴,乃以象氣機接天,以示心先氣後,以心導氣,則力在前,氣在間,血在後,心欲運氣至何處,氣即運至該處,力亦即至該處,是名心氣法。亦即太極拳所謂「虛領頂勁」也。昔祖師嘗言:「頭頂上天,意守關元,立成地仙,飛上九天」,首句「上天」即百會穴也。
通身自然,用意不用力
       丹功架式簡單,不若技擊功架之繁,但重視心體自然,意念專注則甚於技擊拳術,蓋丹功必先求內外一貫,天人同體,動靜得宜,氣機順暢,然後內力始能不求而得,丹道能不為而成也。
       夫自然者,天然之道理也,於人身心則在虛無忘己,以無心為天機,易以今說,即放鬆神經、肌肉、筋骨而已。昔張哲大師云:「自然之道,猶程明道「明覺自然」之說,無絲毫人(拙)力也」。按明道此語本乎孟子「勿忘勿助」之說,孟子則本孔子四毋之教,孔子則因老子「道法自然」。自言,古之練功者,深體斯旨,遂能靜攝吞天之炁,動接納地之華而聚神於身,以神壯氣,以氣長勁,奏靜凝之功,致氤氳之效,久則內布於心中,無內外,無終始,無一處不到,無一息不存,外沛乎宇宙,如日月、如雲水,無不出之自然,變化無窮,孟子所稱:「吾善養浩然之氣」蔣總統所語:「養天地正氣」,皆丹功之正宗也。至若強身益壽,則如露滋土培,雨澤水潤,乃顯而易者矣。 
踏實湧泉
      湧泉穴,別名地衝(沖),蹶心,位於腳掌心二、三趾中間延線上,全足長三分之一處,屬腎經元陰,與鼻孔吸入,經黃庭匯成之陽炁,相交於關元穴,成為人體賴以生存為命之元炁,然後上循胸腹,與脾經、肝經相聯繫,更入肺絡心,為人全部氣血流行之中樞。靈樞云:「是穴病則飢不欲食,面如漆紫,咳唾有血,渴喝而喘,坐而欲起,目茫茫如無所見,心如懸若飢狀,氣不足而善恐,心惕惕如人將捕之,是為骨厥。是主腎氣所生病者,口熱、舌乾、咽腫、上氣、咽乾及痛、煩心、心痛、黃胆、吐瀉、脊股、內痛、陽萎、暈厥、嗜臥、足心熱痛。於針灸推拿有云:「湧泉穴」主治失眠、心煩、舌乾、腎炎、腎氣不足、頭痛、肩僵、腰痛、足抽筋、中暑、吐瀉、尿毒、不妊、性冷、消化不良、發育不全,與頭頂「百會穴」並稱二大絕穴,傷重立刻致死云。故此為道家修煉元陽元陰之重點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