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

漢導引強身功(報載錄一)

漢導引強身功(報載錄一)        
  張志通大師口述
托天抱月練哼哈〈一〉    開胯暢脈  張指吸提
       若沒有經過訓練,日常呼吸是一種胸呼吸,道家稱之為外呼吸。
       另有一種,則是經過訓練,行腹式呼吸,這種呼吸又叫深呼吸,是一種內呼吸。
       外呼吸來自肋骨和胸骨活動,內呼吸則源自橫膈膜縮收,兩者有相當顯著差異。外呼吸短促,內呼吸綿長,兩者相較,當然以內呼吸為佳,對身體好處最大。
       導引強身功的第二式「托天抱月」,就是一種內呼吸,它藉著手臂的起落,配合哼哈之氣,是一種強壯自己的內臟呼吸。
       哼是吸氣,哈是吐氣。看動作:
       雙腳外開,成一字步〈即一百八十度〉,這種站法,辛苦,不過經訓練,可站得極穩。雙手則托於小腹前,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左右拇指合成十字形。
       雙足站一字步,有作用嗎?有,這與打坐盤腿,道理一樣。張志通說,打坐盤腿,為的開胯,雙足一字步,也為開胯。
開胯什麼用意?當胯一開,督脈順暢,可以感覺氣緩緩循著督脈上行。所謂督脈,就是從尾閭骨附近的「長強穴」,直上腰椎、脊椎,再繞向後腦、頭頂,直至上顎「齦交穴」……。因此,站一字步,尾閭骨上方先有感覺,有股氣緩緩蠕動,有興趣不妨站一字步試試。
接著,行第二動作。這動作,雙手左右張開,直張至頭頂。同時十指張開,讓末梢神經舒暢。當雙手左右張開之際,鼻子發出哼聲,邊吸氣,體內的氣則由小腹,順臍眼,提至雙乳中間。
雙乳中間,原是任脈要穴,名為「膻中」,是道家養生大穴。
吸氣時,發出哼的鼻音,有如漲潮的浪濤,發出的聲音是一波接一波,有震動式的顫音。
請注意,氣提起,便需落回原位。下文再談「哈」氣,若不曾練過,請暫且勿練,下文再敘說如何「哈」回原位。
托天抱月練哼哈〈二〉    舒懷解勞  內息療身
  「托天抱月」這招式,是藉著動作,行內呼吸,因此它又叫「橐籥」,也就是風箱的意思。橐是風箱外匣,籥是風箱內管,說橐籥,意思無非,做這動作,像鼓動風箱一樣,體內產生氣流,內臟受鼓盪,而行內呼吸。這時有礙人體的碳酸氣跟著排出,吸入新鮮氧氣。
       托天抱月分解動作如下:
       一、腳下一字步,雙手托小腹前。
       二、雙手左右張開,張至頭頂,同時鼻吸氣,發生「哼…哼…哼…」的顫音,氣由小腹提至膻中穴。
三、雙手放下,自然貼小腹前,左手在內,右手在外。在放下雙手之際,嘴微張,將氣呼出。而體內也要配合,嘴發出「哈…哈…哈…」的顫音,邊將即才提至膻中的氣,哈回小腹。
這哼哈之氣,不僅哼時像漲潮的浪濤,哈時也像退潮的波浪,一波波,發出震動的顫音,所以哼哈兩種聲響,都不是單純的哼哈,而是「哼…哼…哼…哼…」;「哈…哈…哈…哈…」。哼,發自鼻,是吸氣,哈發自嘴,是吐氣。
哼哈之氣,可舒解胸腹之間的鬱氣,使胸懷舒展,而哼哈的動作,也有消除疲勞作用。疲勞時打哈欠,精神可舒爽些,這打哈欠伸懶腰的動作,跟「托天抱月」的手臂上下,不是很相似嗎?當然它的效果不能跟「托天抱月」比擬,看這「托天抱月」姿態和動作,不但疏通任督,也有內呼吸之功,同時十指開展,利於末梢神經。別小看十指,它手上有人體六條經絡呢!
七十二歲的陳孟博,因左乳傍開一寸撞傷,遇氣候轉變,常胸悶不適,學外丹功一個月後,疼痛轉至左手,常又熱又酸又痛,他問老師張志通,為什麼如此?張志通把他帶到一個銅人前,指著銅人,問:你是不是在乳傍開一寸受過傷?如今手疼痛,是一個好反應,陳孟博對老師佩服至極,繼續勤練,兩個半月後,疼痛全消,再無其他毛病。
乳傍一寸,原是心包經的穴位「天池」穴,心包經自乳傍,延伸至手臂,終於中指「中衝」穴,總計九個穴,練功後瘀血散開,轉至同經絡疼痛,再消失,是很自然的。
大雁回首左式    練眼凝神  氣通經絡
       通俗小說中,有羅成其人,史家推論,羅成極可能指的唐初大將羅士信。這位羅將軍,一身虎膽,曾先後為李密、王世充、李世民所用。一次替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守危城,連續八晝夜未闔眼,不幸敵人趁大雪攻入,廿餘歲的羅將軍負重創,敵方愛他驍勇,勸降,羅怒罵,對方惱羞將羅綁樹上,趁他動彈不得,令神箭手射殺,一箭取他左耳,嗖的一聲,眼看將中,卻耳傍一偏,落空;二箭取右耳,也在右後方一偏;三箭射小腹,也偏了。最後所有弓箭手,亂箭齊發,才將之射死。
       既是神射手,為何連發三箭不中?有一說,羅眼睛厲害,用眼捩箭。捩,即轉移,就是他以超能力眼神,使箭飛身而過。
    另一說,羅將軍眼懾人,神射手拉弓霎那,被他眼神所懾,一個心虛,才有差池。這一說似乎言之有理。
       懾人的眼神,往往是道家或武術家所追求的。
       導引強身功第二式「大雁回首」,不只是身體的鍛鍊,也是眼神訓練。
       注意動作:
一、腳下一字步,雙臂平舉,掌心向下。
二、腕一沈,由掌心向下轉成立掌,十指張開。
三、頸左轉,眼視在手中指五秒鐘。
       腳下一字步可以開胯,通督脈;再加手平舉,除加強胯的開展,肩、肘也自然鬆開。這動作等於全身經絡運動。
       要提醒的是,舉臂、立掌,都要放鬆,十指也要張開,末梢神經才能疏通,不受阻撓。
       眼視中指,除練眼神,還能使心神相交,因中指有一穴位,名「中衝」,屬心包經,當手臂平舉,手上六條陰陽經絡都受影響,眼視中衝,注意力集中心包經絡,數五下,五秒時間,氣由中衝直通同經絡的天池穴,在它內部,即是心臟。
大雁回首右式      顧盼雙指,裨益腰脊
雁,是游禽類,常隨氣候遷徙,秋後南飛,春來北返,也屬候鳥。它的最大特色是,飛行行列整齊,有若軍隊行軍,隊形不是呈一字形,就是呈人字形。
飛翔時,雁常留意同伴會不會落伍?故有回首之舉。「大雁回首」這個動作,與雁行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手臂平舉,像雁在展翅;轉頭注視中指,又像雁的回首顧盼。
上文介紹招式,共分三動。一動腳下一字步,臂平舉,掌心向下,二動立掌,三動眼視左中指五秒(心數五下)。
以上大雁回首左式,凡事講究對稱,方不偏頗。做完左式,再做右式,才是完整。所以做完左式後(前三動),必須再做右式(第四動)。動作如下:身體不動,頸向右轉眼看右中指五秒鐘。
從前的弓箭手,為了射箭精準,必先練眼力,最普遍做法是:點燃一隻香,注視燃燒的香頭,繼之用箭將火紅的香頭射去,也曾經有一神射手,為了練就眼力,當妻子織布時,便去仰躺地面,注視梭子的穿梭,以訓練目力的精準。
試著做「大雁回首」動作,可以體驗到,雙臂平舉,有助於胸膛開展,同時手上六條陰陽經舒開,直接有助肺經、大腸經、心經、小腸經、心包經、三焦經,再加腳上一字步,對腰柱、脊柱(包括中樞神經)都有實質的益處。至於上軀幹的臟腑,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胃、膽等等,都能蒙受其利。
別小看這招式,張志通表示,不管老中青三代,只要持之有恆演練,自然由頭到腳經脈舒暢,老人肌肉因而生彈力,中年人從而有活力,青少年的筋骨肌肉也得以更加壯健。
迎風走冰左式     抱臍壓腹 導氣流行
自幼小兒麻痺,在政大研究所就讀的某小姐,聽說外丹功有益身心,遂姑且一試,當天就先天氣發動,他返家喜孜孜告訴父親,表示自己做了某動作,已發動先天氣。父親直說不相信,先天氣那來如此之快?小姐無奈,只好逕往浴室洗澡,隔不多時忽聽父親大喊救命,小姐急披毛巾出來一探,原來做父親的先是不信,繼而一想女兒不會撒謊,遂半信半疑,照女兒所敘練將起來,不料先天氣竟真來了,抖動不休,這本是大喜,但他初次經歷,緊張之下,大喊救命。這是一則真人實事,可見只要肯嘗試,先天氣不難發揮。這位患小兒麻痺小姐,原本因為肌肉萎縮,走路一瘸一瘸,勤練之下,居然不瘸了。
先天氣來時,有麻脹感,也有如電波轉動,各人狀況不同,卻可清楚感覺到。別怕,繼續抖動,若要停,意志力控制,隨時可停。筆者初次練,十五分鐘停下,雙掌有圓形電波,繞著手心勞宮穴迴轉,感覺太美妙了。
進入正題,談導引強身功第四式:迎風走冰。
在華北,冬天,蒙古地區襲來凜冽寒流,天寒地凍,河水成冰,行人走冰河,心理上臨深淵履薄冰,戰兢惶恐,行動上便出現低頭俯身、雙手置袖子裏瑟縮形貌,這種驚惶畏冷,身形瑟瑟的外向,正是迎風走冰的動作特點。
       以下,迎風走冰左式動作:
一、立正,雙手抱肚臍(如手置袖子裏),左手心貼臍眼,右手心覆在手背上。
二、左腳原位,右腳踩出半步,身子前傾廿五度,鼻尖對肚臍眼,吸氣,鼻子發哼聲。此時右足掌全部貼地,左腳跟微抬起,重量傾前方。
做第二動作,氣自然從小腹竄向後方,貼著脊背。可知氣的走向由下(小腹)而上(脊背),由前而後。當時也需要「哈」回小腹,下文再續。有讀者來電,鼻發出哼聲,似不能吸氣。這哼聲表面似鼻子所發,其實內外合一所致,它由小腹提起,哼聲自然由內而外,藉鼻子發出。讀者有疑惑,可逕赴各處外丹功教練場即可化解。
迎風走冰右式    氣行三路 清神活血
五月初,嘉義地區,有千人參與外丹功盛會,筆者躬逢其盛,目睹一件奇事。一位年輕人在台上示範外丹功預備式,當他發動先天氣約五分鐘後,台下,與他面對面,距三尺之遙的老太太,突控制不住,站起抖動。老太太身形瘦小,已八四高齡。年輕人的磁波影響她,老太太是雙膝痲辣,隨急氣循雙膝而上,過腿、過腰、過胸、過脖子,至頂上。老太太嚇壞了,她練外丹功三年,從不曾遇到。當下我趨前探視,老太太用下港腔調,抖聲說:「脖子痠、頭昏,要我問一旁的志通大師:「有沒有藥給我吃?」老太太並要我按她上腹,原來氣暢通後,老太太上腹的肉顫跳不休,這純樸老太太不知可貴,以為出了毛病,志通大師要我告訴她:「不要怕,不必吃藥,馬上就好了。」果然不到十分鐘老太太正常了。
在老太太是奇遇,在外丹功卻不奇。先天氣發動,每個人都是磁場。小者,獨善其身,大者,兼善他人。有經驗的喜歡集體演練,吸收氣強的磁波,功力會長進很快。老太太就是吸收了對方磁波之故。繼續解說未完成的「迎風走冰」,上文在吸氣「哼」聲中氣竄背脊。如何讓他後而前,上而下「哈」回小腹?看:腳回收,吐氣,「哈…哈」聲自體內藉微張的嘴緩緩呼出,雙手自然下垂。
以上是「迎風走冰左式」,右式同,再複習:
一、立正,雙手抱臍前。
二、左腳踩前半步,身前傾廿五度,鼻尖對臍前,雙手壓小腹,吸氣,鼻發「哼…哼」,左足掌全貼地面,後腳跟微抬,重心傾前方。
三、腳回收,嘴微張,發「哈…哈…」雙手放下,身中正,氣歸小腹。
身前傾,後腦勺的風府穴〈道家稱玉枕〉,正對頭頂百會穴。身前傾回歸中正,是督脈系統上的頸椎運動,等於延腦與大腦的腦波運動,可使神智清明,有益失眠症。
哼哈之氣又震盪衝脈。這奇脈,其行三路,其中一路自小腹沿腹部兩側,上達咽喉,環繞口舌,亨哈之氣,可震動這一段。又因氣循督〈貼脊背〉任〈下小腹〉上下,自然暢行氣血。
轉載自78年5月中央日報連載專欄  作者:荻宜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