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「格物致知」

「格物致知」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。儒家的「知」有兩種,一種是在經驗世界中的學習,另一種是屬於內在道德層次的智慧。而「致知」的「知」,應該是屬於前者,即客觀的經驗世界中可以學到的知識,比方說天文、地理、科學、語文……等等。而「格物」則是感通於物,這個「物」包括外界可以感受到的事物,即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
  「致知在格物」應該解釋成「致知必須以格物為條件」,簡單來說,我們學習各種的知識(致知),要有利於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(三者即格物),而不要學習無用的知識浪費自己的時間。因為據推測,《大學》是戰國中末期的某一位儒家學者所作,他可能看到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名家,擅長玩弄一些毫無意義的語詞,這對國家社稷根本毫無助益,因此才有感而發,寫下這段話。基於此,他才主張學習任何的知識,必須要以能發揮實際效用的事物為先決條件,能感通並活用於外界事物,才是真實的學問。由此可見,「致知在格物」一句話,實際上已囊括了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是達到這三者的必要條件。
  剛剛提到過,儒家的「知」包含兩種層面,「致知在格物」是屬於客觀外在的經驗學習,是外向性的;至於「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」則是屬於透過內省自覺去體證固有的道德,是內向性的。這句是說,我們必須先使我們的意念真誠,沒有半點虛偽不實,即誠意;誠意之後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,即正心;達到正心之後,才是修養的基礎;最後再接上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
  然而無論是外向性與內向性,都是以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為目標。簡而言之,要達到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除了要有知識(格物、致知),更要有修養(誠意、正心、修身)。例如,身為總統,除了必須具備廣泛的知識外,心性的修養更是不可忽略。如果只有知識沒修養,必定會因為思想上的偏差而導致施政的錯誤;如果只有修養而沒有知識的素養,那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。所以《大學》的這段話,實際是由知識及修養的兩個脈胳的開展,以達到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目標的。
參考資料 徐復觀《中國人性論史》
知識是無窮盡的,但學習知識的過程中,一方面也要修養自身,在兩者的配合下,漸漸往下發展。所以這是一段漸進式的過程,在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過程中一方面學習,一方面修身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